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叛逆的宝宝?_子女_父母_期间

母婴育儿 2024-05-24 浏览(673) 评论(0)
- N +

到了某个阶段,父母会突然发现宝宝的行为变得很叛逆:

一定要吃薯片,一定要玩手机,爸妈不给就大哭大闹... 娃变得特别“自私”,手里的玩具别的小朋友摸一下都不行... 跟他说什么都是不要不要,让他往东,他非向西,一点话都不听...

其实这是宝宝在倔强期的表现。

倔强期,俗称“可怕的两岁”。

过渡好的话,小学左右结束;如果过渡不好,人格上可能会出现大量这个时期的特征,直到成年。

下图是一个母亲“生气吐血”的例子。让我们感受一下。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这个阶段家长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性格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宝宝倔强期有哪些表现?父母如何才能和宝宝安全度过这个疯狂的时期?

一个

三次叛逆表现,你家宝宝赢了几个?

“可怕的两岁”一般发生在一岁半到三岁半之间,这是婴儿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在此期间,他们往往有以下三种表现:

1.“不要”是口头禅——自我意识萌发。

宝宝的自我意识萌发后,会想把自己和世界分开,“不要”等拒绝行为就是他们的独立宣言!

把“不要,不要,不要”当rap唱,把拒绝写在脸上。

如果不感兴趣,甚至动动他们胖乎乎的小肉手,拍一下你的大手。

展开全文

瞬间让你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热脸贴冷屁股”。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突然的自私——物权敏感期

在产权敏感期,宝宝会严守:“你的是我的,我的是我的”!

连乖巧乖巧的小女孩在抢玩具上也变得势不可挡,绝不手软!

如果家长在此期间强迫孩子分享,会导致宝宝物权意识的混乱,带来很多发展问题。

等孩子过了这个敏感期,父母就会鼓励孩子分享,这比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好多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突发强迫症——秩序敏感期

这个时期的秩序感对宝宝内心世界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孩子认为的固有秩序被打破了,他们会很生气。

一块饼干被碰掉了,电梯不让他按按钮,菜也没有按他想要的摆放...这会让婴儿哭并制造麻烦。

这个时期的宝宝就像一个偏执狂+重度强迫症患者,这样的琐事能迅速引爆他的情绪火山。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

四句万能金句,安抚叛逆宝宝

宝宝两岁的叛逆期,虽然吓人,但也是宝宝性格发育的黄金时期。

和科大一起记住这四句万能金句,顺利养成良好的性格:

1.“我们来比较一下……”

两岁的宝宝虽然倔强,但与此同时,竞争意识也逐渐萌动。家长可以抓住宝宝的竞争心理,引导宝宝做事!

例如:

宝贝,来吃吧!

我不吃!

宝宝要来刷牙了!

我不刷!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宝宝可能刚跑过来就像放屁一样。

2.“你要A还是B?”

命令的语气一方面会让叛逆的宝宝哭闹,另一方面会干扰宝宝自我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发展宝宝独立思考的意识。

Coe强烈建议用选择代替订单。

例如:

爸爸对宝宝说:出去玩只能带一个玩具!这辆小火车是给你的。

叛逆的宝宝可能会拒绝:我不要!

但如果你给孩子一点选择的余地,用咨询的语气对宝宝说:宝宝,你想坐火车还是熊猫?

宝宝可能会自己思考,选择自己满意的玩具。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将“不,不”替换为“你必须……”

很多家长习惯性地在第一时间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对他说:“不行,这样很危险……”,但是孩子们总是不听。

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而是他不懂“危险”这个概念。

与其阻止,不如给他一个简单明了的行动指令,告诉他该怎么做。

例如:

把“不行”换成“你得坐下”;

把“你为什么不睡觉”换成“你得躺下睡觉”;

把“不要挑食”换成“蔬菜都要吃”。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4.“这个任务是你的!”

当然,家长也不能一味纵容孩子。

除了及时制止危险的事情,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制定规则的权力,以更好地帮助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秩序感。

例如:

当宝宝总是把玩具扔来扔去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摆放玩具的任务由你来完成,你是玩具的小主人。

并让宝宝参与日常规则:

我会把放毛巾杯的任务留给你。...

监督妈妈饭前不吃零食,就看你的了。...

记得在孩子努力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表扬!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注意:

如果你的宝宝两岁多了,却出奇的乖,听话,甚至还有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气”。

然后你需要反思你的家庭环境。你的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让他们无法安心做孩子?

宝宝经常让你很痛苦,但你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虚度。

父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对孩子要求不要太高。

生气的时候看看科大的表情包。养宝宝最重要的是心态好!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标签: